专题:专题|A股“924行情”一周年回顾与展望
【热议】“924”一周年,关注增量政策预期!券商低调发力,300亿512000上探1%,逾64亿耐心资金持续涌入
来源:中信建投财富管理 作者:刘雨淇
时间回到一年前,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迎来了浓墨重彩的一天。一系列重磅政策“组合拳”横空出世,瞬间点燃了市场的热情。沪指单日暴涨4.15%,创下四年多来的最大单日涨幅,成交量急剧放大,超过5000只个股上涨。
一年后的现在,上证指数已站上3800点,较“924”行情启动前上涨近40%。然而,市场的氛围却与一年前的狂热截然不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夹杂着乐观与审慎的情绪。同样是九月,同样面对着政策的持续护航,投资者心中却萦绕着一个共同的疑问:去年的“924”奇迹还能复制吗?A股的下一程将如何演绎?
在“924”行情一周年的特殊节点,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复盘与展望。
01
梦回“924”
2024年9月之前,A股市场正处于内外部多重压力之下,投资者信心疲弱,市场在低位反复震荡。
转折点正出现在9月24日。当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主要负责人集体亮相,宣布了一系列超预期的重磅政策,被市场称为“924政策包”。
这一揽子政策力度空前,覆盖面广,旨在稳经济、稳楼市、稳股市。核心措施包括:
货币政策“双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同时下调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稳定房地产市场:大幅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并将二套房首付比例从25%降至15%,提振楼市信心。
直接支持股市:史无前例地创设两大支持股市的货币政策工具——“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回购增持再贷款”,合计提供8000亿元基础流动性,并明确表示“可以追加”。此外,备受关注的“平准基金”也确认正在研究中。
这套“组合拳”的力度和决心远超市场预期,被视为明确的“政策底”信号。市场反应极为迅速和猛烈。
9月24日当天,上证指数收盘大涨4.15%,两市成交额从前一日的5000多亿激增至近万亿。随后几个交易日,A股势如破竹,开启了一轮上涨行情。
02
周年复盘
“924”行情不仅是一次性的脉冲上涨,更开启了A股长达一年的上升通道。尽管期间市场也曾因短期涨幅过大、外部摩擦等因素出现过数次调整,但总体上走出了一波罕见的“慢牛”行情。
截至2025年9月19日,即“924”行情启动近一年后,A股主要指数均录得惊人涨幅。上证指数累计上涨39%,深证成指累计上涨61%,A股总市值增长了约36万亿元。超过1400只个股在这一年内实现了股价翻倍,市场赚钱效应显著。
这轮行情并非一帆风顺。它更像是一场耐力赛,市场在震荡中不断抬高重心。成长与价值风格交替表现,科技、消费、高端制造等板块轮番成为市场主线,展现出健康的轮动格局。
03
此“九月”非彼“九月”
尽管市场整体向好,但近期2025年9月的走势呈现出“宽幅震荡、结构分化”的特征,上证指数在3800点附近反复拉锯,成交量也从前期高点有所回落。这与一年前的凌厉攻势形成鲜明对比。
当前的宏观环境、市场状态和投资者心态已发生深刻变化,导致“924”式的暴力拉升行情难以复制。主要原因有三:
01
政策预期差:从“雪中送炭”到“锦上添花”
去年“924”行情的引爆点,在于政策的“超预期”。当时市场信心跌至冰点,对强力救市政策翘首以盼。而“924政策包”以雷霆之势推出,其力度、广度和决心都远超预期,如同在寒冬中送来炭火。
而今年,政策基调已从“全力稳增长”转向“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已定调,宏观政策更加注重“提质增效”。虽然政策支持仍在,但更侧重于结构性优化和高质量发展,而非总量上的强刺激。市场对此已有充分预期,政策的边际效应和带来的“惊喜感”自然大不如前。
02
市场估值水平整体抬升
一年前,A股经历了长期调整,主要指数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分位,具备极高的安全边际和向上弹性。而经过一年的上涨,许多优质资产的估值得到显著修复,市场整体不再是遍地黄金的“洼地”。虽然谈不上泡沫,但继续大幅上涨需要更强的盈利增长来驱动,而非单纯的估值提升。
03
资金杠杆高悬
资金是市场的血液,而杠杆资金则是放大器。一年前,市场情绪悲观,两融余额相对平稳。而随着上涨行情的持续,投资者信心高涨,杠杆资金大举入市。
A股两融余额在2025年9月初已突破2.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高杠杆是典型的“双刃剑”,它在助推市场上行的同时,也急剧放大了市场的脆弱性。一旦市场出现调整,高位的杠杆盘可能面临平仓压力,从而引发“多杀多”的踩踏效应,加剧市场波动。这种高悬的杠杆风险,使得监管和市场本身都对过快上涨抱有警惕,从而制约了“暴力拉升”的可能性。
04
后市展望
既然“924”式的普涨、快涨行情难以重现,是否意味着A股的上升空间已经完全封闭?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认为,市场步入了一个更加考验智慧和耐心的“结构性”新常态。告别对V型反转的幻想,拥抱“结构性机会”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主旋律。
首先,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修复,这是支撑股市长期向好的核心动力。同时,“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仍是高层定调,引导社保、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仍在持续推进,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稳定活水。
其次,投资机会将更加聚焦于“结构”。在整体指数缓步上行的背景下,不同行业和公司将出现显著分化。投资者需要去挖掘真正的优质资产。未来值得关注的主线可能包括: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受益于国家战略支持和技术突破的人工智能、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仍是高成长性的沃土。
顺周期资产与经济复苏:顺周期品种在经济回暖时需求有望率先反弹,且在供给受限背景下,价格弹性更大。
高股息与防御性资产:在市场波动可能加大的背景下,估值合理、分红稳定、现金流充裕的央国企和公用事业等高股息资产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
最后,必须时刻警惕风险,对于短期涨幅过大、估值透支未来的题材股,应保持一份清醒和谨慎。外部环境方面,全球经济走势、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以及国际地缘政治关系等,也仍是需要密切关注的不确定性因素。
05
理性乐观,行稳致远
“924”行情一周年,是对过去一年辉煌的纪念,更是对未来道路的冷静思考。A股市场已经告别了依靠强心针式政策就能一飞冲天的阶段,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复杂的新常态。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需要调整心态,放弃“一夜暴富”的幻想,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
市场的机会依然存在,我们需要保持理性乐观,同时敬畏市场风险,聚焦优质资产,这或许是在A股周年考之后,我们走向下一个成功周年所应持有的最佳姿态。
责任编辑:张恒星
启泰网-配资点评网-正规股票配资官网网址-股票投资公司排名前十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